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回购股份计划。回购情况如下:累计回购股份20,491,812股,占公司总股本1.47%,最高成交价为8.22元/股,最低成交价为3.05元/股,成交总额为119,587,599.20元(不含交易费用)。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。回购完成后,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变为204,875,700股,占总股本14.66%;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变为1,192,722,700股,占总股本85.34%。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1,397,598,400股。
文|徐 来
前言
都知道毛主席饱读诗书,《三国演义》更是心头爱,很多战略战术,也都从中而得。
其中对诸葛亮的推崇,贯穿始终。
而在毛主席心中,身边的一位大将,他却认为,其军事才能胜过诸葛,甚至大赞其“军事水平,不亚于我”。
如此高成就,却在授衔大典前,主动请求,把大将降为中将。
这人,便是我国著名的军事教育家,军事理论家,开国中将——郭化若。
为何毛主席会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呢?又为何不肯接受大将军衔呢?
成为毛主席军事高参
在毛主席的军事成就中,还有郭化若的一份功劳,主席甚至把他当子自己的军事教育上的顾问,更是给出了“古有孙子,今有郭子”的超高赞誉。
还不只是毛主席,当年蒋介石对他也是青睐有加,几次给出诱人条件,希望郭化若能到身边担任秘书,却都被婉拒了。
面对蒋介石的邀请,郭化若只说了一句“军人,应当战死在疆场”。
兴许是出身于基层农民的缘故,见过了太多农民的苦难,对于共产党的“人民利益高于一切”义无反顾的推崇着。
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郭化若,深知学习的必要性,即便家庭贫困,依然要坚持读书。
可惜几次因为学费问题中途退学,也因为学费的问题,最终在读本科的时候,还是辍学了,走上了赚钱谋生的道路。
直到攒了些钱,在1925年的时候,赶上了第四期黄埔军校招生,当时正在城里打工的郭化若,没有犹豫,通过了考核,进入了黄埔军校想学习。
这样的机会,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来说十分不易,能通过黄埔军校的招聘需求,也正是验证了郭化若当然也是有实力的。
抓住这珍贵的机会,郭化若比常人更要努力刻苦,前三期的黄埔军校出了很多名人,也都成了郭化若学习的榜样。
尤其是在炮兵理论方面更是刻苦,一来是他感兴趣的方向,二来也是他始终认为是战争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。
学习期间,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,对于共产党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这一点,郭化若深有好感,认为这才是能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队伍。
毕业后的郭化若虽已是一名共产党员,第一名的成绩还是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,开出诱人的条件,希望能到国民党,为自己做秘书。
郭化若以“军人也应当战士疆场”委婉拒绝了,他早已看透,共产党才是真正和百姓站在一起的。
事后发生的很多事,也证实了他的选择是对的。
“四一二政变”爆发,郭化若愤怒至极,决定南下,转投朱老总,是对共产党的肯定,当然也是对当时国民党的否定。
得知其军事才能, 党组织决定派遣一些军事才能出众的共产党员前往苏联深造,学习更为先进的军事知识。
1929年,回国后,没有片刻休息,迅速加入到了漳平一战,这一战,让他名声大噪,不仅是得到朱老总的夸赞,更是促成了和毛主席的初次见面。
原来对于郭化若的军事理论才能早有耳闻,多次读过他所发表的文章,受益匪浅,如今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。
郭化若才能,在毛主席眼里,通过古田会议,展现的更是淋漓尽致。
他的一份军事报告,对于当前共产党队伍中所存在的问题,有一针见血的指了出来,除了发现问题,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,令毛主席刮目相看。
也正是这份切中时弊的报告,奠定了郭化若在毛主席身边“军事高参”的地位。
包括后来的反“围剿”中,毛主席提出的“诱敌深入”“敌进我退,敌疲我打”等很多战术,都有郭化若的功劳。
以至于在毛主席心中,认为郭化若是最了解自己军事是想的人。
毛主席推崇诸葛亮,可在他看来,郭化若甚至胜过了诸葛亮。
抗日战争时期,延安开展了参谋培训班,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级军事干部,正常是由毛主席不定期出席讲课,关于军事理论相关课程。
可肩上太多事情需要处理,根本忙不过来,于是点名郭化若代替自己前去讲课培训,并告知“放心,他的军事理论水平不亚于我”。
尤其是他所总结出的《孙子兵法之出不研究》,更是领毛主席感叹:“古有孙子,今有郭子”。
抗日战争结束前夕,郭化若受命,担任炮兵学校校长,这一职位,他当之无愧。
郭化若的军事才能吗,在解放战争时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种种累积在一起,在1955年9月,原本被授予的大将军衔,郭化若也是堪当其名。
可他却拒绝了。
主动请求降衔为中将
授衔,对于每一位革命将领们而言,都是心怀期待的,大多都希望自己的付出,能力被认可,这一切的认可,在军衔上都能得到体现。
当众将领们得知自己的军衔时,有些将领们觉得自己的军衔低了,纷纷抱怨着的同时,郭化若却觉得自己的军衔给的过高了。
按照他当时的职务,以及对革命的贡献,授予大将军衔并不为过。
得知自己大将军衔的郭化若还是找到了上级,主动提出了,希望给自己降军衔,认为大将军衔自己还没那么大的贡献,也并未带兵打仗,能给自己个中将军衔就很好了。
虽身为副兵团级的干部,本可以是大将军衔,却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,降为了中将。
不管是身为何位,郭化若始终未忘记自己使命,继续扎根军事领域,编写战史。
将战争年代的点点滴滴,通过他的笔尖,记录下来,不管是军事理论,还是军事教育,对后世来说,都有着极大的想学习借鉴意义。
家风高风亮节留人间
晚年的郭化若,依然竭尽自己的所能,为党和人民贡献着。
即便不能再工作,却极为节俭朴素,一日三餐,粗茶淡饭,一床被子用了三十几年。
妻子买了新的被子,他却气愤至极,不停地跟妻子念叨,要多为人民奉献,自己少享受些不要紧,手里的钱,以及自己的精力,更是要多花在人民身上。
他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,晚年仅有的一万多块钱的存款,郭化若全部交给了党。
离家征战几经年,风雪关山历险艰。
帷幄频传神妙计,沙场迭显史诗篇。
杯弓蛇影疑难辨,碧血丹心信自坚。
六十年来多少事,但留点墨在人间。
一首诗,写尽了郭化若自己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股票配资APP,这一生,有辉煌,有坎坷,但一颗赤子之心,从未改变,也把对党和人民一点一滴的热爱,倾注于笔墨之间,留给后人。